适当的紧张并不属于焦虑症的范围。研究表明,焦虑水平对智力活动有一定的影响,随着高考的临近,个体的焦虑水平会增加,当达到中等水平时最利于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智力水平,积极主动的应对考试。而当考试焦虑水平超过了一定限度时,就会出现焦虑症的表现,对考试复习会产生阻碍作用。
一方面,高考在绝大多数学生的心中的地位极其重要,他们坚信高考成绩决定了自己的命运;另一方面,学校、教师、家长、亲友的期盼和关注,也加大了学生考试的压力。此外,一次又一次测试触动着学生紧张的神经,也加重了很多学生的考试焦虑。因此,正在经历焦虑症折磨的高考学生不占少数。在临考前正确识别焦虑症的表现,并适当的做好考生的心理辅导工作,对考生备考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。
高考心理辅导——焦虑症的表现
身体紧张:
焦虑症患者不能放松下来,全身紧张,面部绷紧,眉头紧皱,唉声叹气。
自主神经系统反应性过强:
焦虑症患者经常会出现出汗、晕眩、呼吸急促、心跳过快、身体发冷发热、手脚冰凉或发热、胃部难受、大小便过频、喉头有阻塞感等症状。
对未来无名的担心:
焦虑症患者总是为未来担心。影响学习和工作,甚至无法得到正常的睡眠。
高考心理辅导——克服焦虑症的方法
1. 全面解剖自己,客观面对问题
古人云“自知者明”。每一个人在战胜困难时最大的敌人不是别人而是自己,只有自我全面分析,客观的面对问题才能做到不战而胜。正确了解自己的缺点和优点,才能发挥自己的特长,弥补自己的不足,而不会一味的陷入惶恐紧张的心绪,无法自拔。
一些学生遇到问题时选择逃避,北京地区有一位考生,每门功课成绩都不错,但是数学的函数不好,但它没有正确面对问题,而是回避函数问题,后来发展到每次面对数学题就没有信心,感觉自己注定拿不到好成绩。每到数学测试时,就出现紧张盗汗、坐立不安的现象。我们建议学生要充分了解自己的不足并及时的去弥补,以免问题进一步严重而导致焦虑。
首先我们要正确的认识自己、客观的分析自己、了解自己的优点与不足,好的方面继续保持,不足之处积极面对。只要做到问心无愧,不要过分担心考试的结果。
2. 正确认识考试,从容面对考场。
何谓“考试”?考试是一种对学生知识技能水平进行考察的手段,而不是决定命运的使者,然而有很多学生正是因为不明白这一点,而过分重视考试,导致考试中,常有考生因紧张而想不起所需知识,急得面红耳赤,满头大汗,甚至垂头跺脚。此时的紧张、焦虑,可能造成贫血、头晕目眩,甚至造成恶性循环。
面对这些症状,我们应该做到两点:一、身体调节,考前出去跑跑步、听听音乐、注意安排合理的生活节奏,保证充足的睡眠,二、心理调节,杜绝消极的心理和语言暗示,如:“完了”、“我糟糕透了”等,要多做积极的心理暗示,不要被一两次考试失败和一两科考试失误而否定自己,丧失信心;三,减轻周围环境的压力。
高考只是对中学阶段学习效果的检验手段,只要以一颗平常心对待,做好该做的准备,即可摆脱焦虑,从容面对考场。